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中国人民对越南的印象急剧下滑。如今,当国人提起越南,普遍的反应是将其视为“喂不熟的白眼狼”。然而,在数千万的越南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得到例外的宽容,那便是越南的国父、被誉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胡志明。许多人提到胡志明时,难掩惋惜之情。有人感慨,如果这位老人能多活几年,或许中越关系不会如此复杂。真的是这样吗?
可能大家并不知道,胡志明曾说过一句话:“宁愿听五年法国的屁声,也不愿吃一辈子中国的屎。”这番话,听上去极为激烈,尤其是他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情谊以及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友谊。那么,为什么这位被尊称为“越南国父”的伟人,曾经会有如此激烈的言辞呢?
胡志明本名阮必成,1890年出生于越南乂安省南坛县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胡志明诞生时,越南正处于封建王朝——阮朝的末期。尽管名义上越南还保有独立地位,但事实上整个国家早已被法国渗透,政权的实质已经不再是越南自己的。越南的这一惨状,源自其在历史上某些决策上的失误。
展开剩余8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败给了英国,越南统治者惊恐于西方列强的威胁,决定依赖外力摆脱清朝的控制,最终选择了法国。可悲的是,越南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引狼入室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法国的势力迅速渗透,成为越南社会的巨大阴影。当越南人终于醒悟时,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1883年,法国开始全面吞并越南,尽管中国进行了干预,但最终以“中不败而败,法不胜而胜”的结果告终。1885年,越南彻底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对于越南人来说,这是自食恶果,但在这段屈辱历史中,始终有一群爱国志士坚守反抗,胡志明便是其中之一。
在法国的高压下,胡志明从小便目睹了越南爱国者的镇压,他的民族觉醒与自我牺牲的精神早早形成。年轻时,胡志明便立下了“驱逐外侮,恢复越南独立”的宏大志向,并在1905年便投身到反殖斗争中。尽管那时他年仅十五岁,但他早已在学生身份的掩护下,为革命事业传递情报。
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胡志明开始思考:越南到底该走怎样的道路?那时的越南抗争力量四散,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方向。胡志明意识到,仅仅依靠民间武装与零星的反抗力量,远不足以推翻法国殖民政权。于是,他开始寻求更有效的出路。
胡志明所处的环境中有两种流行的主张:一种是学习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种则是模仿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政治变革。然而,胡志明并不认为这些方案能够真正拯救越南。为了寻找国家独立的道路,胡志明于1911年离开了越南,踏上了游学之路,深入欧洲、非洲、美洲等地,了解全球的社会与政治。
在游学期间,胡志明亲眼目睹了殖民地人民的困苦和西方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激烈冲突。同时,他也看到了西方列强,尤其是法国的强大。通过这些经历,胡志明明确意识到,单凭越南的反抗运动,无法挑战法国的殖民统治。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力,争取越南独立,这一理念也成为了他日后革命的核心思想。
胡志明选择的第一个外力支持者是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民族自决的理想,这一主张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年轻的胡志明认为,强大的美国会支持越南获得独立。于是,他带领一批越南爱国者,前往巴黎和会争取对越南独立的支持。然而,巴黎和会最终不过是一场列强间的分赃大会,胡志明的期望落空,国际社会对越南独立的支持并未出现。
这一事件让胡志明彻底失望,尤其是对西方的信任完全破灭。他开始转向更加激进的路径,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胡志明被列宁的理论深深吸引,并决定将共产主义作为推动越南独立的工具。1920年,胡志明正式加入了越南共产党,成为革命阵营的一员。
然而,胡志明的共产主义理念并非完全是为了推翻压迫、铲除剥削。在他心中,民族独立始终是首要目标,而共产主义仅仅是手段。胡志明的这种立场注定了他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最终会产生裂痕。毕竟,民族主义者普遍坚持民族平等的理念,且越南与中国的历史纠葛,注定无法轻易释怀。
1924年,在苏联的推动下,胡志明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开始为越南的革命事业努力。胡志明在中国的工作时间比在越南的时间还长。在此期间,他与中共的许多未来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胡志明的民族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的道路始终存在着冲突。在多次尝试寻求苏联支持未果后,胡志明选择回到越南继续奋斗。
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志明借势趁机宣布越南独立,但却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承认。美国和法国对越南的未来进行了重新划分,胡志明再度陷入了外交困境。随着局势变化,胡志明为了赶走国民党,甚至不惜与法国结成短暂联盟,采取了“宁闻五年法国屁,不吃一辈子中国屎”的决绝态度。
这种决策在越共内部激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对此表示无法接受,但胡志明坚持自己的立场,直到最终签订停战协议。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越南内外的复杂力量博弈愈加白热化。虽然胡志明最终获得了国际的支持,但他依赖外力独立的路,最终也走到了尽头。
尽管胡志明在中越关系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许多人眼中带有民族英雄的光环,但他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历史的困境与矛盾之中。他的革命理念虽然推动了越南的独立,但他对外力的依赖最终也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桎梏。历史最终证明,无论是胡志明的民族主义路线,还是他与中共的裂痕,都无法改变两国历史的复杂性。
发布于:天津市网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